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科建设重点单位,在国家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均获评A+,在全国艺术院校中位居翘楚。学院三个专业均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凝心聚力,教书育人
学院聚焦学校发展规划和“双一流”建设方案,强基固本,夯实专业教学内涵,凝练专业价值方向,明确专业发展定位,展现国家一流专业的优势与特色。以“双万建设”为引领,着力打造教学金课,《雕塑造型基础》获评国家一流课程、《多媒体艺术工程基础》等11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场所调研与创作》等4门课程获评省级思政示范课程;教材《纤维造型与媒介表现:软雕塑》等6门课程获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重点教材建设项目立项。
秉承以生为本,寓教于实践,近五年来学院本硕博学生参加各类展览546人次,获奖155人次,其中入选全国美展6人次,直送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2人次,入选第九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1人次,入选省美展4人次。学生发表论文5篇,申请专利2项,参与课题6项,团队奖6项;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6人次,结题1项并获优秀,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2人次。
强大的师资力量是优良教学稳固基石。党委书记郑靖获评“全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首批“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院长班陵生获评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纤维艺术系被列为浙江省“巾帼文明岗”培育。
二、党建引领,管理育人
学院党委塑碑铸魂,雕铸党建之基,下属公共空间教师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创建“塑碑铸魂”“扬风塑志”“党课接力讲”“原著接力学”等党建品牌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紧扣专业特色的学习形态。学院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严格执行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单元课程集体评分、培养方案落实的监控,促进教风、学风建设。
注重学生社团管理和培育,是中国美术学院唯一一个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金奖及最佳创意奖的学院;曾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学院群团组织美育社会、艺塑乡村、志愿服务等公益行动近千人。
三、奉己为公,服务育人
学院教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学院各项工作的始终。切实维护师生权益,营造和谐共乐育人环境。教师潜心创作,努力提升雕塑与公共艺术在社会上影响力,如:参与国家重大题材“中国党史馆群雕创作”;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主办“杭州(国际)纤维艺术三年展”;参与“众志赞歌”展览等均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四、助力共富,美塑天下
践行蔡元培先生“社会美育理论”,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能力,扎根祖国大地搞创作,深入百姓生活推美育,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积极与地方政府、事业单位合作,助力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杭州南宋御街、杭州湖滨步行街、良渚公共艺术景观带的建设,以及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的公共艺术创作服务。形成“乡村支教-乡村美化-艺展下乡-设计帮扶-红色传承”等模式。足迹遍布17所乡村,开展“点亮一朵云、一起向未来”活动,人数达200余人,美育辐射人数超1800余人。各类社会实践项目及团队分别获国家级、省级荣誉多项。充分展现了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师生用专业特长回馈社会的风采。
图文编辑:杨 蕾
审 核:童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