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平老师自工作以来,参与6项国家重大创作工程,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2次,省部级奖项7次,出版重要著作7本,发表重要学术论文7篇。2019年11月获得文化旅游部国家主题美术创作研究班优秀学员称号。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于振平老师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内在想法,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励学生珍惜求学时光,培养良好心理素质,阅读优秀书籍,在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面对工作室一位有较重心理疾病且基础较差学生,他注重方式方法,多给鼓励,耐心开导,启发学生及时调整情绪并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同时积极与家长配合,多管齐下。最终这位学生在当年的毕业创作中获得了工作室最高奖项。
本着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的精神,于振平老师每次上课都先大量查阅资料,认真备好课。他清楚地知道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因此力求做到专业研究与教学研究相互促进,相互补充,非常注重自己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参加国家级、省级重大主题创作工程并多次获奖。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将自己定位在一切服务于教学事业,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之中。他作为党员教师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整体意识强,顾大局,讲协作,注意同本学科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注重上课内容与工作室整体要求的协调统一。通过建立微信群,他分门别类地向学生提供大量大师参考资料,帮助学生建立专业资料库,每次上课都在微信群提供约几百张大师作品高清图;注重因材施教,为学生个性发展指引方向,根据每个同学不同情况提供适合的范画及参考样式,始终让他们接受高品位的审美熏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特别是在学生的毕业创作的指导上,尽心尽力,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高世强老师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献身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服从学校安排;重视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树立优良学风;为人谦和,尊重同事及学生,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乐于奉献。
教学工作方面,作为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系主任,负责系内整体教学体系架构、建设与运行;作为正教授与博士生导师负责相关方向研究生教学,同时参与多门本科生课程教学。教学过程中,深耕教学一线,尽职尽责,几乎参与教学全程并主导大部分课程设计,对学生负责。2021年至今作为主持人与主笔负责实验艺术系教材《实验影像》编写,教材目前已基本编写完成。参与“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研究生培养‘三位一体’改革实践与探索”获第三届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奖二等奖。且作为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在工作之余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责。
研究创作方面,作为负责人主导的“活动影像创作方法论研习”被评为2021省级一流课程;参与的“中国画学·中国山水画的观物与体象” 被认定为2022省级一流课程;教材《实验影像》获准立项2020校级教材;参与的省级十三五教改项目“跨领域实验、艺理技兼融--跨媒体艺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评论》2023年第一期中发表论文《山水精神、山水影像与山水行动》;主持“山水:作为方法的富春江”创作活动,创作集体成果参展 “青山行不尽2——唐诗之路艺术展”(2022年3月,浙江省展览馆);策划“山水:运河”创作项目,创作成果参加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浙江省文旅厅科研与创作重点项目“大地史诗——大运河主题艺术展”(2022年8月,浙江美术馆);主持山水影像行动,先期成果参展 “青山行不尽3——中日主题艺术展”(2022年11月,浙江美术馆);策划主持省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先锋流行色”2022浙江省青年摄影大展。
2011年以来,周勇老师一直坚守在美术基础教学第一线,始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敬畏心和责任感,未敢有丝毫懈怠。
在《艺用人体解剖学》和《透视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现,PPT讲演的教学方法与艺术实践类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能完美对接。所以改革教学方法,以平板电脑板书手绘,结合三维模型演示的方式讲解,大大提升了习惯图像思维和绘画实践的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和专业实践训练形成了良好的印证。同时绘制这两门课程相关知识也成为了一种日常的习惯,这样的习惯使得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各种疑问时,都能以手绘的方式,直观清晰地迅速解答。此外通过大量阅读,去了解这两门课程在历史中的成因与影响,目的是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并陈述东西方在这两个方向上的不同。始终以历史史实讲述双方差异形成的历程,不做好坏优劣的判断,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科学实证的良好习惯。《艺用人体解剖》2021年获评省级一流课程 。
2014年与吴方老师合作,开始探索根植于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资源的基础素描课程体系的建设。素描作为美术学基础核心课程,并非仅仅是技术能力的训练,而是素描作为媒介与方法,建立了学生的美学价值判断和指向世界观塑造的美学知识体系。希望通过教学实践的探索,建立起中国自己的依托于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与造型艺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等美术院校素描基础教学体系。2021年编纂出版教材《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与素描基础》。
自担任造型分部书记与副主任以来,更加强化了与专业教师,部门领导、教辅人员交流的习惯,80%以上的日常交流内容都与教学相关。通过沟通了解各方的所思所想及所需,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与学部、分部党委、学术委员会的商议,在分部会议上形成决议与办法,促进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积极促进资深教师和骨干教师教学经验分享,以及青年教师团队的建设和培育。
与学生的交流已形成日常的习惯,谈论的内容从艺术到人生,从个人烦恼到生活趣事,任何学生只要想交流都会坦诚沟通。他始终认为教师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学生三观形成阶段的一个榜样与引导。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心中形成判断,是学生“成人观”的塑造。教育也不仅仅是解惑授业,更是在塑造着人,完善着人,延伸着家庭的展望,构建着国家未来的样貌。
在师德师风方面,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陈碧莲老师努力按照习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素养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按习总书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讲话要求,努力上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两门必修课,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思政与艺术结合,探索“国美味”概论课特色教学。“国美味”概论课特色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学要点、重点、难点说清说透,并把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艺方针及描绘党百年征程的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和百年美术巨匠的艺术成就等融入概论课相关章节的教学中,使思政理论充满艺术魅力;在实践教学中把思政实践融入艺术实践,启发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努力用心灵感受新时代,挖掘新时代美术创作中蕴藏着的无尽宝藏,并用自己的画笔描绘新时代,为新时代鼓与呼,为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打好基础,为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概论课广大教师的努力下,“国美味”概论课被学校评为金课,入选省一流课程。
在科研工作方面,《论中国特色的政党民主建设》《论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合法性视野下的党的执政方式的创新》等荣获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一、二等奖;《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研究》为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立项为基地课题;《论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建设》和《论中国共产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利益整合作用》等发表于《浙江学刊》。
图文编辑:杨 蕾
审 核:童赛玲